近年来,观察者网和环球网等多家媒体频繁报道,日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欢庆首批F-35B战斗机的接收。这些战斗机将与“出云号”和“加贺号”航空母舰共同组成一个强大的航母编队,以增强日本在远洋作战中的能力,展现出一种与美国形成联合作战体系的决心。然而,事与愿违,就在日本高兴之际,英国的“威尔士亲王号”航母上的F-35B战斗机却因故障被迫降落在鹿儿岛。这一连串的事件,不禁让人对日本新获得的作战能力感到些许担忧。
值得一提的是,早在一个月之前,这架来自“威尔士亲王号”的F-35B战斗机就曾经历过一系列问题。彼时,它由于天气恶劣以及其他客观因素在印度沿岸无法安全着舰,导致它不得不在印度停留一个月之久,在阳光下暴晒,连阴凉的遮阳棚都成了它的“安身之处”。可现在,尽管经过修复和维护,却又出现了新的故障。这一系列的问题,简单来说,不仅表明了F-35B战斗机设计上的某种不足,更让人对其未来的作战性能提出了质疑。
展开剩余65%过去一个月里,“威尔士亲王号”的F-35B战斗机频频出问题,这无疑是对其可靠性的严重挑战。美国国内关于F-35B的信心似乎也在逐渐下降,因为故障频发导致的低可靠性,使其在演习和试飞过程中屡次出现故障。因此,F-35B不仅仅是对美国空中力量的一次考验,对于世界各国的防务合作伙伴来说,亦是一场难以摆脱的噩梦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日本的F-35B战斗机能否如预期般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,确实令人担忧。
曾几何时,F-35A在日本航空自卫队中神秘失踪的事件至今仍令人感到难以释怀。如果F-35B以航母舰载机的身份加入日本海上自卫队,未来可能引发的一系列意外后果则更加难以预测。因此,F-35B的技术路线及其可靠性问题开始引发广泛的质疑。
按照美国军方对整个F-35系列战斗机的评估,目前已经确认的故障高达996处,尽管与过去三四千处的累计故障相比有所改善,但其中依然有121处被视为致命问题。这些数字清晰地表明,这款战机在实际战斗和训练中的表现基本上无法令人满意。而推力风扇加上尾喷管的复杂设计,使得这架飞机在操作上变得极为复杂。此外,若在甲板上采取垂直起飞模式,其油量及弹药承载能力显得捉襟见肘,导致在作战半径、打击范围和攻击目标之间存在巨大落差。如此一来,F-35B的短距垂直起降能力的不足便暴露无遗。
尽管“鹞式”AV-8B战斗机以及苏联的雅克-36和雅克-38等型号在过去做过各种实验,但都只能达到“甲板保卫者”的水平,根本无法在远程空战中发挥实际效能。日本获得F-35B战斗机无疑带来了一定的期待,但如今在遭遇英国和美国F-35B频发故障的背景下,日本所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显得愈加明显,答案也愈发清晰。F-35B或许并不会如日本所愿,成为其海军力量的有力支撑。
发布于:天津市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