壹
人物掠影
彭子轩:(原名:彭莉)
湖北省古玩和艺术品商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会长
湖北省收藏家协会古琴分会会长
师承广陵派传承人、斫琴名家马维衡。
她曾为湖北挣得第一届
国际摄影单副及组照金奖。
国内及国际600多家主流媒体争相报道。
因水上漂浮引人关注,
欧洲艺术疗法中心创始人Richard夫妇
也多次向彭子轩发出邀请。
彭子轩时常思考,
展开剩余87%古人如何追寻古琴艺术的方向?
什么才是古人耳中的“正音”?
内心之雅托于外物造化,
而她所擅长的漂浮亦然。
回归自然,屏气凝神,钟秀天地。
贰
气韵神韵,华夏之大美
古琴,塑静雅之气质,
求灵动之神韵。
求心法,找彭子轩老师吧!
不少学员为求古琴松、沉、静之本,
开始选择在彭老师这里学习。
学着学着开始明白,
古琴与传统的内家修炼,
心性及气息息息相关。
而彭老师在这方面不仅是童子功
也师承名师,
更悉心于建立自己的教学体系和模式,
让传统的内在心法教浅显易懂,
又能因材施教的提升更多有缘人。
她为了不失传统之本并保证教学质量,
至今秉持口传心授,
她自己亲力亲为,担任主教老师。
叁
上下求索,古琴之正声
“我认为古琴蕴含着
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教育智慧”
彭老师笑言,
“古琴是需要凝心聚气于内,
反求诸己的学问。”
她认为,“放松”与“品音”
是她教学的最大追求。
所谓放松,
即指全身心的松弛与投入。
松是健康的基础,
也是古人能追求高层次能力
与生命力的根本。
作为收藏家协会分会会长,
这样年轻女性面孔,
常常让大家误解为其他会长女儿。
但,她为了追求古音正声,
收藏了清代、民国、近代古箫80多支;
商代、汉代、春秋、唐朝…玉质律管20多支、
红酸枝、花梨木、檀木老古红木琴桌近十个。
专业性收藏,让不少收藏界前辈也认同、鼓励!
她不断寻求极致的音色,
“收藏古董就是收藏古人的智慧,
我一直记得这句话。”
彭老师说。
“我让这些承载古音的古董活起来,
让它们发出它们本有之音,
我们再去寻找内在的规律。
这样的探索,能让我们更接近千古的智慧。
通过品音训练
建立对古琴音色的理解与辨别,
达到静心。
目前,彭老师还致力于
中国古代黄钟玉质律管的研究。
品鉴探索华夏古音律
及雅乐特点。
肆
传承与创新独特教学模式
都说古琴难学、易忘。
而在此,彭老师的教学模式下,
这里7--70岁的学员,基本没有主动退出的。
跟着学三年以上很正常。
学来……有感觉、易坚持、收获多,
成为学员们离不开这里的原因。
这样的教学模式,学而不忘,
和学骑自行车游泳一样。
“我一年没有摸琴,
一碰古琴都自然出来了”
这是近70岁的学员的分享。
学过一学制36次课,
琴友们感触越来越多。
气质心境乃至说话出音
都更加稳匀。
艺术的启蒙需要“富养”,
这样才能走得远和高。
为了学员能更快领悟古琴高雅美学内涵,
彭老师坚持收藏级红木古桌
及包括市价30万马琴在内,
都成为她学生上课的配器。
彭老师独家传授的
肌肉记忆及感知记忆琴曲法
以及快速记忆古琴曲目模式,
让学员逐渐领悟人琴合一之道,
心气平和、事理通达地进行学习。
琴社跟她学琴的
有三分之一是学过,
专程过来改指法。
另一种是学了一段时间,
学不下去的人,
又来琴社跟着学得非常有感觉。”
“真正让我们开心的应该是
自己那颗平静而智慧的心。
有了他的存在,
自然就会感觉到
不依赖外物的快乐。”
一位年轻的学员写道。
华夏正音寻音人:彭子轩老师(原名彭莉)简介:
联合国WICHPDF颁发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贡献奖
广陵派古琴区级非遗传承人
国家艺术品鉴定估价师 高级职称
华夏子楚轩古琴文化馆 创办者
古琴曲独立作曲人/
擅长古琴意境音色表达指法创作/
古琴意境音色通感拟音原创者/
古正音考研古法本源紫砂研究员/
公众号:古琴正音 视频号:子楚轩
发布于:湖北省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